2019年2月23日 星期六

【圖形、圖示、圖解&圖表工作坊】課堂後學到的三件事



雨狗老師很有趣,他覺得簡報可以像醫療一樣,分不同的專科,所以之前有字型字體工作坊,今年開了
圖形、圖示、圖解&圖表工作坊。在上完這個課程以後,有三個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。

職人之心

在教簡報的老師中,願意購買下載非自己領域的期刊並且嘗試解讀其意涵的,一隻手數得出來。

而雨狗老師就是其中一位。每次上課聽到他提到他為了簡報又買了甚麼,總是不禁替他捏了一把冷汗,因為師母就在後面跟課啊!

不過,雨狗老師也是會進化的,在秀完一堆精美的付費icon時,他默默地說,這都是他婚前買的(高招!)。在提到自己付費下載期刊的時候,還特別說期刊不貴XD

回歸正題,看看下面這個圖,原本製作的時候,其中一個項目是有小數點的,對於其他的項目來說,好像精確度就不一樣。為了數據上面的工整,雨狗老師便查詢了原始期刊,將詳細數字列出。


認真面對自己專業的態度,我想這是老師想給我們看的。

而課堂中,也放了一個跟主題好像不太相關的部分 -- 個人商業模式畫布。現在回想,也許老師想要我們好好想想自己的專業以及想要甚麼。

「Start with Why」,知道自己的目的,才會有更積極的態度與熱忱。

捷徑之技

使用各種圖表(長條圖、折線圖、圓餅圖)的時機,許多簡報書都有提到。不過雨狗老師提出了許多例子,告訴我們平常在呈現圖表的時候容易犯的錯,像是順序置放錯誤、選擇圖形種類不適當、排序沒有提到重點。當出現的錯誤越多的時候,聽眾理解所花的時間也就越長。

經過優化後的圖表,至於原圖,我們就不要看了吧XD

好的簡報,聽眾所花在理解的時間越少。然而,好的簡報,是一定得花時間去做的,只不過在我們更清楚圖表的製作技巧後,相信我們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做出更好的簡報。

另外的一個小小的體悟就是,同一群資料,若想要告訴聽眾的內容不同,似乎可以用不同的圖表方式來呈現。不過也許要多練習才會更加熟悉。


鍛鍊之體

上完課的壞處,就是看到投影片就會想要改XD

看看下面這張,這是從期刊上面剪下的圖,已經優化過,有不同的顏色。

這樣子雖然不錯,但是在看這張圖片的時候,視線的動線其實很混亂的,也不是那麼好理解。

如果把三組分開放呢?搭配標題,似乎更能馬上明白我們想講的東西。


有一定要用長條圖嗎?一段時間的數據變化,也許使用折線圖表達也不錯。



在後面兩張投影片中,其實折線圖花不到五分鐘就改完了,長條圖的重製比較費時,好像效果都差不多,但我自己第一時間的想法是做成長條圖XD 

我想這是需要反覆練習的地方,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多的效果。

謝謝雨狗老師帶來這麼精彩的課程,希望這些技巧能夠讓我自己的專業變得更不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