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加完這整天的論壇,腦袋裡不斷浮現那本書中的內容。
盤點自我,精進專業
有了目標,也得要知道自己處在甚麼位置,才能有前進的方向。評估自己的產值、盤點自己的價值是很重要的,因為那些是自己的職涯資本,資本夠強才能有機會去交換想要的東西。換言之,精進專業才能夠去增加自己的資本,雖然每個講者在台上都談笑風生,但其實也感覺的到,當初為了打造自己的專業地位,是咬緊牙關多麼的努力,偉挺醫師甚至是連申覆都願意幫對方寫!
你是狐狸,還是刺蝟?
古希臘有則寓言:「狐狸知道很多事情,但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。」
斜槓最多的蘇醫師/律師其實在QA中有提到,他不太贊同斜槓這個概念。我想,指的是狐狸的「樣樣通、樣樣鬆」。當你搞不清楚自己所要的東西而亂槓一通的時候,這些東西是無法為你的人生加分的。
「在達到最高點的時候,拿30%的資源,去發展第二個技能/專業,這樣才能為你帶來第二個高峰」蘇醫師這麼告訴我們。而很多時候,我們會為了追尋熱情而不斷地轉換自己的第二技能,也是受到熱情思維所累。「把工作做對」比「做對的工作」還重要。中醫眼科,在學校只上了一個小時,難道是因為對它有熱情才選擇的嗎?不是,佑彥醫師認真的學習,不斷精進自己對眼科的專業以及對病人的照顧,從中獲得成就感進而產生熱情,自己好還不夠,要拉著大家一起來成為大聯盟。對我來說是很棒的典範。
人多的地方,要不要去?
常聽人說:「人多的地方不要去」,告訴我們不要一昧追求人潮/潮流。我覺得大多數的講者都勇敢的選擇人少的地方努力。八旗文化出了不同觀點的歷史書籍、汽車業務跑去登山口泡咖啡‧‧‧等。但要怎麼知道人少的那條路是可以走的?我想這也是大家的疑問,所以很多人提出問題「停損點要設在哪?」
當自己的職涯資本累積的夠高,也就是專業程度夠高的時候,越能夠分析出哪條人少的路是可以走的路。我想講者們很少提到停損點的原因是,他們都還挺確定自己走的方向是對的,因此就算開始很苦,也會努力的撐下去。
永遠要想新的嘗試
人少的地方,你走成功一次,人潮就會變多了。這次在新思惟上,也看到校長用訪談的方式來呈現不同的故事。比起講者自己說,這種呈現的效果也很有趣,我還不知道原來蔡校長也會主持訪談啊 (劃錯重點)
我永遠記得,第一次上蔡校長的課的時候,他問我「你的專長是甚麼?」我想,不要去羨慕人家的成功,而是向他們學習專精專業的態度與方法,自己要夠好,才有宣傳自己的價值:)